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神隐山海经

第976章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

神隐山海经 鬼雨 3806 2023-07-23 14:03

  陆山观的母亲苏宛丘修炼了‘七星紫薇诀’和‘大衍神算术’,将多个学科制成卡片摆在桌上,然后将一根千年蓍草抛起来,任凭蓍草落下,落在“古文字学”专业上。

  于是陆山观选择了帝都大学“古文字学”专业,花了六年的时间拿到本科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

  此后,他跟着老祖陆一灯,学了“儒门心法”和“浩然之气”,同时也学了巫法和少部分“龙章”、“凤文”,以及仓颉老祖留下的基础神符。

  他的功力太浅,研究这些神符很吃力。

  于是,老祖陆一灯让他去试着研究“鬼书”,给了他一堆资料,包括道家的《阴符经》、《太乙救苦救难天尊超度经》、《太乙救苦度人经》、《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》和佛门的《地藏经》、《大悲咒》这些超度亡魂的经典。

  有了这些经典,再加上陆家特制的魂灯,有助于理解天、地、人、神、鬼各阶层,完善天庭、人间和幽冥地府的体系。

  按照陆丞搜魂哪吒获得的信息,鸿钧老祖想要在大劫之后再造天庭,未来的修真体系将会划分为54个阶层,其中包括18层地狱,6层人间欲界,18层色界,4层无色界,然后是四梵天、三清天、大罗天,合计54重天。

  到目前为止,陆家所有修士的着眼点都在人间和仙界,对于幽冥体系从未认真研究过。尽管陆丞明知道自从灵气复苏后,有一些阴魂鬼魅充斥于世间,甚至有一部分鬼魅带着记忆转世重生,但那些鬼魅只要不出来害人,便不干他的事。他忙于修炼,没有精力去管。

  然而,自从陆丞获悉《鬼书》与《天书》、《地书》、《人书》、《夏书》并列,那就不一样了,说明《鬼书》中有门道,暗藏着天道法则,值得花心思去研究。

  他甚至联想到:“地藏王为何常驻地府?他躲在地下研究出什么大道?传说中的冥河老祖和忘川老祖,究竟是神仙还是先天神魔?他们究竟在什么地方修炼?幽冥地府早就存在了,鸿钧想要再造天庭,势必要联合佛门,收容地府十大阎罗王……”

  陆丞觉得幽冥体系太复杂,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。

  他忙着提升功力,不愿花心思琢磨,便委托陆一灯去研究。

  陆一灯乃是国学大师,更喜欢琢磨《人书》和《夏书》,将老祖交代的任务“转包”给后人,让陆山观去研究《鬼书》。

  陆山观博闻强记,将那些道经和佛经倒背如流,然后他去了洛阳城北的邙山。

  邙山是历代帝王贵胄、显赫人物都趋之若鹜的葬地,汇集古代墓葬数十万座,素有“生居苏杭,死葬北邙”之说。洛阳是十三朝古都,绵延两三千年,有40多个帝王、千余名达官贵人埋骨在邙山。葬于邙山的人,几乎决定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走向。因此,邙山号称“东方金字塔”、“中国帝王谷”

  广义的邙山长100多公里。狭义的邙山,仅指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。

  登上邙山可远眺满城风光,而远眺的最佳时间是傍晚,因此“邙山晚眺”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。

  夕阳西下,夜幕降临,万籁俱寂,阴风吹拂。

  陆山观坐在邙山之巅,念诵经文,朗朗上口。

 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,不急不缓,传送到十里之外。

  如果搁在以前,肯定会有人过来制止,因为十里太远了,夜半三更不睡觉,那不是扰民吗?然而这是公元4008年,留在地球上的人口大幅减少,又因为十日横空的缘故,很多人躲到“未央宫”里居住,待在外面的人越来越少,别说北邙山了,即便是偌大的洛阳城,当年鼎盛的时候有700万人,现如今只剩下两三万人居住。

  因此之故,整个北邙山变成了荒郊野岭,草木葱茏,寥无人烟,完全被鬼魅占据了!

  陆山观念诵经文,招来许多的鬼魅。

  他作为元婴修士,早已开了天目,虽然夜色朦胧,但还有月光融融。

  他看见数不清的鬼魅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穿着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,有的还戴着帝王的冠冕,或站或立,还有鬼魅龇牙咧嘴,甚至有鬼魅咬牙切齿。

  有鬼魅捡起地上的石头,朝他丢过来,被他身周的护体罡气挡住。

  有的鬼魅手持木棒冲过来,被陆山观隔空一指,旋即化作白光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  老实讲,鬼魅的功力并不高,因为没有肉身的缘故,只能积累神魂,没办法产生精气。

  人死之后,三魂七魄分离,魂归于天,魄归于地。

  随着灵气复苏,那些个归于地下的残魂,汲取了灵气之后,一点点补全魂魄。

  魂魄补全之后,才是真正的阴鬼。

  有很多阴鬼转世重生了;但还有一些阴鬼,因为心有牵挂,或者带有傲气,或者受到拘泥,不愿意转世为人。不能转世为人,于是便留下来继续修炼,积累神魂,日久天长变成了“鬼魅”,这个“魅”字,是指神魂较强,有一定法力,能迷惑人心的鬼。

  陆山观念了两个小时的经文,眼看着数百个鬼魅化作白光消失。但也有很多鬼魅非但没消失,反而变得面目清晰了。

  夜半三更,陆山观停下来思索。

  这时候,有一位留着山羊胡,头角峥嵘的老叟,上前几步说道:“请问仙长尊姓大名?”

  陆山观望着他,道:“我姓陆,你是哪位?”

  “在下吕不韦。”

  “什么?你冒名顶替的吧?”

  “我真是吕不韦,领人编纂过《吕氏春秋》。陆仙长,能否暂停诵经,来我的洞府聊聊?”

  “好,你的洞府在哪儿?”

  “据此不远,仙长您请跟我来。”

  陆山观跟着对方,来到一处小山包。

  吕不韦的墓冢高10米,直径百米,被花木环绕,长满了古槐和野草,在墓冢旁,有一块高大的纪念碑,旁边还有功德碑,镌刻着吕不韦一生的功过是非。

  (本章完)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